当下,数字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产业体系、重塑生产方式。长宁区税务局积极把握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机遇,紧扣“数字长宁”发展战略,激发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链叠加”深耕工厂服务业赛道
上海黑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孵化于长宁区“上海硅巷”科创街区里的独角兽企业,成立8年间,已相继推出“黑湖智造”“黑湖小工单”和“黑湖供应链”等三款标志性产品。其王牌产品“黑湖小工单”为3万多家中小工厂解决数字化转型难题,助力传统制造业拥抱人工智能。
“我们公司近一半的员工都是研发人员,政策环境的持续向好,让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更有底气深耕技术创新。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及时掌握税费政策变化,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同时还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黑湖网络科技财务负责人王鹏举说道。
长宁区税务局针对区内“数字经济”企业集聚的特色,在线上对推送内容、推送对象等进行标签管理,建立包含“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内的标签库,精准推送组合式税费优惠政策,释放政策红利。不仅如此,长宁区税务局还构建了线上线上全维度服务,线下在“上海硅巷”里设置了多媒体产业园、KING88和德必易园3个“蒲公英”楼宇服务站,实践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确保解决园区里的初创期、成长期等各阶段“数字经济”企业个性化需求。
税收优惠的“减法”换来了企业服务社会能力的“加法”。王鹏举说:“税费优惠缓解了资金压力,‘服务包’汇聚了税务、市场监管、科委、街道多部门资源,解决我们难题的同时帮助企业合规经营,‘懂企业’的营商环境更坚定了我们长期投入硬科技的信心。”
数字化助力智慧建筑系统转型
当传统的建筑使用与智能化系统碰撞,现代人的办公使用体验产生了新变化。上海云思智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思智慧)是一家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也是上海专精特新专板首批企业,经营重心就在智慧建筑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自2008年成立以来,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建筑效率、安全性及用户体验。
“随着近年来医疗行业对智慧系统建设的要求提升,我们研发资金、人员投入不断提升,遇到的税务问题领域拓展,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建筑、医疗等多个行业的涉税政策手册,就像是我们的税务向导。”云思智慧财务负责人周菊说。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在研发领域的投入显著增加。长宁区税务局走访调研了企业在建筑细分领域常见难点、堵点,并结合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特征,定位常见高频问题,给予针对性建议。据统计,2023年云思智慧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1600余万元,减免所得税额240余万元。
“节省的税费不仅缓解了我们的财务压力,更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这笔费用我们打算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还有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周菊介绍道。
AI超自动化促就行业轻装上阵
随着全球科技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于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的需求日益旺盛。上海艺赛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艺赛旗软件)是一家2011年注册,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公司坚持自主研发,注重融合创新,成功打造了多款超自动化产品,通过AI解决方案帮助现代企业实现运营优化、效能提升,应用于财务、运营、人事等场景,加速企业数字生产力向智能化转变。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投入了大量研发精力打造新产品,追求在智能绿色进化中实现更高效能、更可持续的价值提升,助推新质生产力建设。”艺赛旗软件副总经理彭莉华说。据统计,艺赛旗软件2024年度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1100余万元,软件产品即征即退税金额50余万元。
“同时,作为一家正在发展中的企业,我们积极拓展商务签约合作,客户案例有中国太平洋保险、广发银行、中国石化等,这也是参与市场的检验。在我们业务版图不断拓展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税务部门的贴心关怀。”彭莉华介绍道,“税务部门提供征纳互动、税费优惠政策指引等服务,给我们的日常工作提供指导,在我们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期间,还通过线下讲座的方式提供干货讲解,帮助我们享受到最新政策红利。”
据了解,长宁区税务局持续支持新质生产力企业发展,对区内科创企业实行“一企一策”服务模式,建立良好税企沟通关系,定位企业生命周期,以“政策找人”的服务模式及时送上税惠红利和税收政策,为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