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静安区税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要求,扎实开展各项法治建设工作任务,为税收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加强党对税收法治工作的领导
静安区税务局党委牢记税务机关政治属性,扛牢税务法治建设主体责任,确保税收法治建设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推进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召开全面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会议作专题述法,将法治建设摆在本单位工作的重要位置,狠抓税收法治工作落实,在法治轨道上深化征管改革。
(二)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抓好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落实。不断提升税务干部队伍的理论修养,站稳政治立场,引导税务干部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深化税收法治建设的具体举措,推动税收工作提质增效。
二、依法全面履行税收工作职能
(一)依法履行组织收入职责
依法依规组织收入,不断夯实财力保障基础。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区局上下切实提升站位,坚持原则底线,积极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加强横向覆盖、纵向联动,建立健全组织收入责任共担机制,在清理欠税、风险应对、税种管理上聚力用劲。有效提升风险应对质效,强化重点风险领域风险防控。围绕奢侈品发展、商业地产发展等主题,巩固深化经济分析服务大局。
(二)加力推进税费优惠政策
根据市局落实减税降费各阶段重点任务,对标对表派发清单,持续加强跟踪问效。建立问题快速反应机制,通过“扎口归集、快速清分、逐项销号、及时反馈”的问题清单闭环管理方式,畅通问题收集分派反馈渠道。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大局。落实落细提振消费、鼓励投资、支持科创等税费政策,持续完善分对象、分渠道、分环节的“政策找人”机制。
(三)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积极主动服务“千亿商圈”建设和总部经济、外资经济发展,聚焦助力区域发展、跨区域联动、科创等主题,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智税惠企团队”等品牌,开展线上线下税宣月系列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先行先试“行业+税种+政策+语言”四位一体的“外资外贸企业税费优惠红利账单”,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助力市场主体健康成长。
三、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强化税务精确执法
推行说服教育、约谈警示、风险提醒、自查辅导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让税务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不断推进包容审慎执法,用好税务执法标准“一把尺”,严格落实长三角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落实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适用标准,抓实抓细“首违不罚”事项清单。对首违不罚相关指标做好疑点数据自查,对产生疑点原因加以分析,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区局行政执法行为。
(二)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行政执法公示情况自查,及时查漏补缺,按需维护执法公示平台;对音像记录平台执法记录上传情况定期检查通报,超期上传明显减少;按要求对重大执法决定进行法制审核,全面分析研判决定的合法性与规范性,促进规范执法。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 (2023-2025年)》。统筹抓好跟踪落实工作,压紧压实工作职责,确保在各时间节点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提升区局执法质量和效能。
(三)精准实施税务监管
通过重造发票底层数据架构,探索“一票集成”智能化风险管理模式。推进出口退税服务监管新机制,持续压减出口退税审核时间。与区法院、稽查二局共建“数字法税·智能互联”项目,拓展协同共治新格局。推动建立静安区社保费征缴争议联合处置机制,源头化解征缴争议,统筹线上线下服务资源。健全大企业税收治理新格局,聚焦重点风险领域和“双高”人员,落实长效监管。
四、推动涉税矛盾争议多元化化解
(一)提高复议应诉工作质效
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加强新《行政复议法》宣传学习,规范行政复议办理流程。加强和改进税务审判庭设立后的行政应诉工作,严格遵守法院法庭规则。深化区局行政复议诉讼应对办理机制,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积极推动行政争议多元化化解,未发生被纠错败诉情况。做好以案释法工作,发挥复议应诉典型案例的指引作用。
(二)深化拓展静税“枫桥经验”
进一步畅通权利救济途径,扎实推进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建设,聚焦化解矛盾纠纷,赋能基层治理。针对不同税务所税源特征、征管基础、业务类型等方面差异,梳理分析矛盾诉求类型,强化行政争议的属地管理。坚持把源头化解税费争议作为着力点,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强化专业团队支撑,联动信访、舆情管理,推动矛盾争议实质性化解,着力从机制上、源头上降低复议、诉讼案件数量。
五、健全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体系
(一)推进税务执法内控机制建设
严格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以明确内部责任、合理分解权力、规范优化流程、排查内部风险和健全完善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内控机制建设。坚持“用数据、找问题、堵漏洞、防风险、增效能”工作策略,紧紧围绕内、外部监督,重点政策、重点工作、重点风险领域等方面,全面梳理排摸内控风险点,汇聚形成内控风险指标群,实现常态化扫描、流程化应对、痕迹化管理的工作机制。同时,通过前移监督关口,促进问题立行立改,避免“小风险”演变成“大问题”,着力实现内控风险“提前防控、闭环管理”。
(二)发挥督察审计监督治理作用
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先行的原则,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着力防范重要领域、重点事项和关键节点具有代表性、高发易发的风险点,积极稳妥应对税收管理、行政管理的高风险事项,有效解决税收执法过错高发问题。落实“一案双查”工作,针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特点梳理涉税风险事项,严肃问责内外勾结涉税违法行为。紧紧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开展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医药行业涉税风险等专项督察。结合区局工作实际,精准化开展年度执法督察。
六、健全依法行政领导体制机制
(一)深化落实依法行政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全面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对法治建设谋划部署、检查指导、推动落实的职能作用,定期召开全面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会议,汇报区局税收法治建设中的重点工作情况;持续开展领导干部会前学法,将学习内容与税收法治重点工作和执法典型案例等结合起来,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以“关键少数”带动普遍多数,实现学法机制全覆盖,依法行政工作向纵深推进。
(二)推进区局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做好2024年度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考试备考工作,以考促学提高新进税务干部综合法律素养。开展法制工作培训及法制专题讲座,持续提升税务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税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建设区局法制人才团队,充分发挥法律专业背景人才作用,开展法律法规学习、税收执法问题研讨等活动内容,为区局税收法治建设贡献力量。在应对行政诉讼、经济合同法制审核等方面,获取法律顾问专业知识支撑,为依法行政工作保驾护航。
2024年,静安区税务局法治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法治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但工作中还存在一定不足: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更好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的有效举措需要进一步谋实,税务执法效能需要进一步提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静安区税务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提升站位、坚决扛牢责任,立足静安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坚定赓续改革基因,弘扬改革精神,扎实推动涉税改革部署落地见效,在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中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作为,为静安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静安区税务局
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