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回顾近年来实施的减税政策,结构性减税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步伐越来越快,减税效果也日益显现。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近年来结合宏观经济调控与税制改革,我国累计减税措施70多项,涉及十几个税种,每年减税规模达数千亿元。
在结构性减税政策中,公众感受最直接的莫过于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普通工薪阶层成为获益最多的群体。据统计,自2011年9月1日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以来,个税工薪所得扣除标准由2000元/月调整为3500元/月,工薪收入者的纳税面由28%左右下降至7.7%左右。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税率结构也得到调整。据分析,受个税修法影响,个人所得税一年将减收1000亿元以上,税收的减少,可以直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消费、改善民生也是结构性减税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减税让市场上的菜价稳中有降。自今年1月1日起,免征蔬菜销售环节增值税。根据权威部门的静态测算,免征蔬菜销售环节增值税政策实施后,蔬菜流通环节减税规模将达到150亿元左右。与此同时,国家将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使用的房产、土地暂免征收3年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菜农、经销商和居民都能得利。税收减了,有利于农产品降低销售价。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总经理表示,得益于进场费、增值税和过路过桥费的相应减免,今年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总体下降了18%左右。
日前公布的我国2013年关税实施方案,对780多种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暂定税率,包括与人们密切相关的生活和医疗用品如调味品、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心脏起搏器和血管支架等,这些商品的价格有望降低。
这两年价格上涨的不仅有食品、农产品,还有物流业成本,针对物流企业的减税措施也在陆续实施。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国家开始对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采取3年减半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政策,这为不少物流企业减轻了负担,使之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更新大型设备。
作为结构性减税的重要内容,2012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从上海一个试点城市扩大到9个省、直辖市,涉及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据国家税务总局初步统计,目前已纳入试点的企业户数约为91万户,减税规模达300亿元左右。
据工商部门统计,2011年我国个体工商户总数超过3700万户,就业人口接近8000万人,实现收入超过1.6万亿元。个体户本小利薄,抗风险能力较弱。2005年和2010年,国务院先后两次出台了扶持个体私营的政策,减免个体工商户税费的负担成为帮扶个体工商户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11年10月1日开始,国家大幅度提高了个体工商户的营业税和增值税起征点。将销售货物应税劳务的增值税起征点幅度提高到5000元~2万元,将按期纳税的营业税起征点幅度提高到5000元~2万元。据统计,全国有924万余户个体工商户无需再缴纳营业税和增值税。
除个体工商户外,中小企业近两年来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面对着融资难、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为支持这一批提供了全国80%就业岗位的企业群体,2011年10月以来,国家进一步完善了支持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加大了税收支持的力度。包括将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并扩大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纳入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范围等,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稳健发展。
出口退税方面,近年来,我国先后7次提高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鼓励出口产品的退税率,并不断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和机制,优化退税流程,退税额呈快速增长态势。2003年~2012年8月,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5.3万亿元,年均增长约26%。2012年9月12日国务院通过了《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大出口退税力度、扩大融资规模等8项措施,其中外贸企业感受最直接的就是出口退税力度进一步加大,并且简化了办事的流程,这些政策红包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来源:中国税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