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试点,并逐步在全国推行。此次扩大试点有两大特点,一是扩大地区试点,自今年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二是扩大行业试点,择机将铁路运输、建筑安装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试点区域的扩大、试点行业的扩容,身为各行业“佼佼者”的上市公司也将充分享受该项政策红利,在减轻税负压力的同时实现“轻装上阵”。据测算,全部试点地区2013年企业将减轻负担约1200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教授黄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更深的意义是在规范税制,在短期内,企业能否受益取决于三方面:一是营改增以后,纳入试点的行业提高了多少税率,二是试点行业可以选择进项抵扣的范围,三是试点以后,短期内是否新购置的设备。”同时,由于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市场规模基于全国范围,短期内受益不明显,试点扩大至全国之后,上市公司将获得更大实惠。
航空类上市公司受益明显
自去年1月启动“营改增”试点以来,已有众多上市公司从中尝到了税负减压的“甜头”。以交通运输业为例,中国国航上月披露的2012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末应交税费为4.45亿元,较上期期末的27.56亿元大幅下降84%。对此,公司直言“主要是2012年9月开始执行的‘营改增’政策使得应纳流转税款减少”。同样是因为“营改增”,东方航空2012年在上海及北京等营改增适用地区的国内航线的主营业务收入已不需缴纳营业税。公司坦言,“营改增”税收政策的执行使得2012年利润总额增加了1.78亿元。身处服务业的省广股份亦是如此。公司此前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一季度业绩将同比大增50%-70%,原因之一即是公司及控股公司所在区域陆续已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从而增加了利润。申银万国认为,随着上述两大行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铺开,相关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亦有望“更上一层楼”。
对此,黄桦分析认为:“‘营改增’确实使部分交通运输领域企业受益,但这仅限于一些在试点之后新近购置了新设备的运输企业,这类企业发生了较多进项抵扣,其实际税负确实有所降低。”由于公路运企业设备更新周期较长,短期内,公路运输企业受益覆盖面不会太大。事实上,纳入“营改增”范围的行业可抵扣范围各有不同,因此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惠及所有企业。但从中期来看,在规范税制的同时,将为不少企业带来实惠。
广发证券交运行业分析师董丁表示:“航空类公司获益会比较明显。一般而言,航空公司国际收入部分免征营业税,国内
收入部分仍要征收。营改增之后,航油、飞机、起降费等分别按照17%、6%、6%的税率进行征收并可以进行抵扣,抵扣项目较多,因此业绩将有望增厚。”
之前有媒体推算,若“营业税改增值税”在全国推广,则三大国有航空公司按2011年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年报测算,国航的营业利润将至少上升38.6%,税后利润上升约25.8%;东航的营业利润将至少上升50%,税后利润上升约43.5%;南航的营业利润将至少上升50%,税后利润上升约31.5%。
新纳入行业重点关注龙头企业
尽管目前“营改增”扩容的具体方案还未公布,但市场普遍认为相关行业的龙头公司将充分享受该项政策红利。
专家分析,邮电通信和铁路运输业纳入“营改增”试点,邮电通信业减税效果将非常显著。而铁路运输业则由于行业性质相似,很有可能面临此前交通运输业“营改增”试点中遇到的抵扣发票难以索获等问题。不过黄桦认为,从长远的角度看,在试点范围扩大到一定程度后,铁路运输等跨地区的行业将逐渐受益。
对于建筑行业,广发证券认为,目前建筑业是营业税中体量最大的行业之一,试点行业扩大,显示了管理层逐步推动税改转向更多第三产业的决心,这对相关行业相当于是减少了税收,因此中长期利好效应明显。
申银万国维持建筑建材行业看好评级。长城证券则表示,在经济弱复苏背景下,建筑建材行业需要把握符合政策导向的趋势性投资机会,也需把握估值快速回落带来的区间交易性机会。
来源:中国财经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