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以创新园,不知您有没有听说过,这里地处普陀区祁连山路,一改过去普陀又破又大的形象,这里是小而美的代表,也是国际科创乐园。”
“小而美?你说的是我吗?”
“咦,这难道是平行世界?哪里冒出来一个Q版的我?”
“嘻嘻,带你来看看我的出生地。”
这段“现实版记者”和“虚拟版记者”的对话,是中以创新园一家科技型企业——螳螂慧视打造出的“黑科技”。它们有搭载36组3D镜头模组的全息摄影棚,每组摄像头能通过协同联动,实现3D动态建模。螳螂慧视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以色列,拥有多项3D及计算机视觉领域全球独家的创新技术。2021年落子普陀区中以创新园,当年就完成了1.38亿元的A轮融资。
阳光洒落,可以走路、可以跑跳的机械狗和记者一起漫步花园,这样的场景有没有让你心动呢?
这条机械狗的快乐老家就是位于武宁科创轴上的机器人产业研究院。每年,全国约70%的机器人会在此送检认证,一是获得“中国机器人认证”CR标识,相当于开出出生证,之后还能接受全生命周期的机器人体检服务。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田劲松介绍,除了完成认证的基本功能服务外,研发孵化也是对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服务。一方面,院里会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完善和市场推广,另外一方面,对于研发出的技术成果,研究院还会作价入股、孵化企业。
这款诺亚医院物流机器人已经在全国130多家医院上岗,可以适应复杂场景,承担医院95%的物资配送工作。企业研发一路都有机器人产业研究院的支持。诺亚木木机器人有限公司的CEO兼首席产品官蒋化冰曾经是华为手机创始人,2014年,他成立诺亚木木,2017年,团队将赛道精准聚焦医院物流。蒋化冰说,企业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提供的伴随式服务:“机器人智能化评估就像人测智商一样,还要身体好,那就是长期可靠性,长期可靠性的评估也是机器人产业研究院在帮助和指导我们。”去年,企业为上海瑞金医院交付了35台物流机器人,这是目前国内该行业采购量最多的一笔订单。
“以服务为第一资源”,是普陀区二十余年的坚持。凭借着区内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秉持着“人靠谱、事办妥”的服务精神,无论是大院大所还是小微企业,都能在普陀这片科创热土上相逢机遇,迸发火花。
2022年,普陀区四大重点培育产业增加值 481.7亿元,实现区级税收 34.81亿元,同比增长 26.96%。而由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武宁创新共同体、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构建而成的科创版“中华武数”,更将点燃普陀发展新引擎。
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抓科创、谋科创,首先从政府方面加大投入,由风险和各类创新主体共担风险,同时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能够使得更多科技创新的成果找到资源、找到市场。另一方面,将在普陀进一步打造针对科创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打通“引育管用”全链条。“诚挚地邀请来自国内外优秀的创新的团队来到普陀发展,大家给我们一个机会,我们一定为大家创造一个奇迹。”姜冬冬表示。